“土味混搭”搞科研:科技团队的“供给侧改革”(图)
2019-04-02 13:39:33 来源: 解放军报
关注河南热线

一个科技团队的“供给侧改革”

■陈 帅 喻华刚

博士、硕士、大专学员组成的“土味混搭”,让实验室与战场无缝对接。喻华刚摄

“范教员,你们研发的‘虚拟仿真训练系统’试用效果很好,我们旅决定向您订制一套模拟训练设备。” 正在做实验的火箭军士官学校科技研发中心主任范小虎摘下劳保手套,接听了火箭军某导弹旅三级军士长朱红军打来的电话。听说自己的科研成果受到部队欢迎,范小虎感到由衷的自豪。

在大部分人眼中,科研人员应该是身着白大褂,在宽敞明亮的实验室里进行各种“高大上”的实验。可这支闻名火箭军的科研团队人员,却时常脱下实验装,穿上迷彩服,到实地一线调研、向基层官兵求教。尽管有时被同行笑称“土得掉渣”,但十几年来,正是凭借这股“土味”,他们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一些同质化科研产品无法转化为战斗力的问题。通过与部队实战化需求的精准对接,悄然进行着一场关于院校科研的“供给侧改革”。

铝皮小盒装模块,这也能叫科研?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科技研发中心新成员、博士赵爱罡来到实验室。在他的印象里,实验室中应该堆满精密、昂贵的实验器材和各种尖端武器部件。

然而,一进门,摆在赵爱罡面前的,是一堆质感廉价、像火柴盒一样的铝皮小盒。当他得知,这些小铝盒就是科技研发中心最新产品——导弹武器训练装备通用仿真模块时,这位博士的心情跌落到谷底,“这也能叫科研”?

原来,火箭军某部配发了一款结构复杂、造价昂贵的某型导弹模拟训练设备用于日常训练。然而,这个“宝贝疙瘩”运行成本高昂,线路连接复杂,经常需要“停工”,由生产厂家上门维修保养。看着宝贵的训练时间被白白浪费,官兵们颇有怨言。

2018年8月,到部队调研的范小虎得知官兵的苦恼后,立即开始了新型“模拟训练通用仿真机”的研发。

模块化设计既方便官兵根据训练需要进行个性化拓展,又避免了频繁使用实弹、实装开展日常操作训练造成的精密元件损耗;廉价的铝制包装虽然看上去有点“土”,但是损坏后可直接丢弃、无须维修,节省训练资源和时间,一投到部队就得到官兵的交口称赞。

别看这些科研产品成本低,质量却一点也不差。从逻辑电路到软件包,核心技术均由团队自主研发,利用自主知识产权降低成本。不过该花的钱,一分都不会少花。在研制某型导弹“仿真配气台操作手柄”时,团队曾考虑选取便宜的电控阀门,替代实装中价格不菲的气动阀门。但两种阀门因为阻尼不同,手感差别很大。如果学员适应了轻快的电控阀门,在实装操作时很可能因阀门拧不到位而引发严重事故。

“无论如何不能开用偷工减料省成本的头儿。”最终,在经济成本与训练效益之间,大家选择了后者。

不该用电控阀门的地方绝不用,不该用单片机的地方绝不用……对战斗力形成负责、对官兵生命负责,是这间看起来一点也不“高大上”的实验室不变的坚持。

为什么我的团队里,还有几个专科生?

这天,科技研发中心几名年轻的博士教员惊讶地发现,刘浩和另外几名在读的专科士官学员,居然出现在自己研究团队的名单里。

“这是怎么回事?让专科生搞科研,不是把咱们的‘平均学历’都拉低了吗?”

可出乎几名高学历教员的意料,刘浩居然有一手分析电路的绝活。在“某型导弹虚拟仿真系统”的研发中,刘浩和同学们准确整理出系统的控制逻辑,成功将工程图纸转化为数学报表。就是这张报表,成了整套系统的数字总依据。

后来大家才知道,这是主任范小虎的“土味”新尝试——“混搭”搞科研。

从前,科技研发中心的各个科研团队,几乎全部由博士、硕士组成。成天“猫”在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对来自实战化训练场的“泥土味”很陌生,有些科研产品脱离部队实际需求,引发了基层官兵的阵阵“吐槽”。

去年,几名博士教员精心研发了一款“基于VR技术的导弹发射车虚拟驾驶训练”系统。刚刚研制成功,大家就兴冲冲地邀请正在学校参加短期培训的火箭军某部一级军士长黄晓斌前来试用。

团队成员满以为能得到老班长的称赞,没想到黄晓斌一盆冷水把大家泼了个透心凉。

“我都快开睡着了!实战中发射车不是走沙土路就是上碎石滩,哪有这么好的路况?”

系统基于理想状况模拟的道路,与实战环境完全不符。本来引以为傲的产品被一线官兵点评为“赛车游戏”,几名高学历教员的心情跌落到谷底。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范小虎的神经——必须让“硝烟”和“沙尘”吹到科研团队中来,实验室要向基层技术骨干、一线部队官兵甚至专科学员敞开大门。

经过重新编组,科技研发中心几乎每个项目的团队都由博士、硕士教员和在读专科学员共同组成。仅有中专学历的黄晓斌也作为编外成员被请进科研团队,进行模拟驾驶系统的改进。

在黄晓斌的参与下,科研团队重新设计了道路模型。试驾结束,黄晓斌揉着腿,满身大汗地走出“驾驶室”,向大家竖起大拇指,“这回成了”!

“博士理论创新,硕士工程设计,学员实践转化。”这种“混搭”的组合不仅提升了科研的针对性,在实验室与训练场间形成了良性循环,更让学员与官兵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通过参与科研任务,学员们对导弹工作原理吃得更透、钻得更深。据部队反馈,学校毕业学员大都能第一时间适应部队,“无缝嵌入”作战单元,完成实装、实弹训练任务,70%的学员毕业不满2年就成为班长或技术骨干。学员刘浩更是毕业不到1周,就被破格任命为班长,成为全旅最年轻的技术尖子。

纯“土法上马”,教员难道是个“电焊工”?

闷热的操作间火光四射,焊条燃烧发出的刺激性气体直冲鼻腔,几个“某型导弹综合测试教学训练”系统的机柜半成品,已经焊接成型,横七竖八地堆在地上。

入学之初,学员余双林第一次看到科技研发中心的教员们,还以为自己走错了门。

“难道科学家不应该是穿着白大褂、在无尘实验室里操作精密仪器吗?”眼前的几个教员都戴着劳保手套、穿着迷彩服,要不是领章上明晃晃的军衔,余双林真以为他们是几个“电焊工”。

“我们很多处于试验阶段的产品,都是团队成员DIY的。”范小虎说,中心开展的很多科研项目,在国内、军内都属首例,由于缺乏相关工业技术指标,团队只能手工绘图后,自己动手“攒”出试验品。

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土法上马”也得上。为了研发急需的实战化教学训练装备,科技研发中心团队把“土的洋的”一切能用的办法都用上了。

某新型号导弹即将列装部队,范小虎和他的团队受命开展配套仿真训练系统研制。此时,该型导弹尚未最终定型下线,许多参数还在不断变更,生产厂家迟迟无法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资料。

没有数据资料,就无法把握导弹的输入、输出特性,仿真不出控制原理。而仅仅1∶1复刻出导弹操作平台的外形,交付部队开展操作流程训练,对官兵掌握导弹运行原理作用不大。“只练手、不练脑”,官兵难以具备临机处置、紧急排险与指挥分队作战的能力,训练也就失去了实战意义。

“咱们不能干等着!就算用笨方法也得试试。”范小虎打起铺盖卷,和团队成员跑到试验场,亲自测量相关数据。

隆冬时节,塞北的试验场寒风刺骨。为了就近开展测量,大家将紧挨着发射场的旧仓库当作实验室兼宿舍。测量设备怕冻,大家就把被子给机器“穿上”,自己缩在大衣里。

入夜,团队成员在发射场周边寻找最佳观测地点。第二天天不亮,他们就扛着设备来到测量点开始工作。

一天夜里,范小虎正带队“踩点”。突然,几束刺眼的手电光射来,紧接着,一行人被巡逻官兵当成“敌特分子”包围了。几人连忙掏出证件,才化解了这场误会。

就这样,研发团队历尽千辛万苦弄到了全部实验数据。最终,配套仿真训练装备几乎与改型导弹同时列装,为部队快速形成战斗力打下了扎实基础。

“搞科研搞得像我们这样又‘土’又‘囧’的还真不多见。”目前,团队共研制出7种导弹型号、共750多套子设备的“全系统模拟训练”系统,并成功推广到教室、洞库、阵地,让课堂与战场、教学与打仗无缝对接。范小虎感慨地说:“如果能让战斗力更迅速地生成,再‘土’我们也乐意!”

责任编辑:hN_0105